close


98/12/22這天早上從王大哥家出發駕車途經繁華的鷺江道來到中山路。



早餐在舊市區幹道中山路上的黃則和吃花生湯配包子。



中山路的盡頭就是昔日廈門最繁忙的碼頭區,現在貨運與長途客輪已經遷走了。



目前剩下往來鼓浪嶼的渡船,和零星停泊的共軍艦隻(上圖最右)。



上網找了一些鼓浪嶼的旅遊資訊,每次寫遊記總花很多時間做功課,雖然大貓說很多資訊都太專業,她想知道也可以自己上網找,她期待在我的遊記裡看到的是我的心情心得和感想。這個問題有衝擊到我。



寫遊記的時候當然會努力回想當下的心情,所以說不能事隔太久啊。



一個人的旅行比較有助於思考,感想也會比較跳躍,通常是這樣的。



雖然是這樣,然而,對於一個訪過了,已知的景點旅遊資訊,還是有很想跟大家分享的東西,
是無關心情的。



鼓浪嶼,位於廈門島外的小島,行政劃分為廈門市思明區,跟廈門市區隔著五百米的鷺江,名字由來自西南海濱的礁穴受浪衝擊,聲音如擂鼓,「鼓浪」嶼因此得名。面積約兩平方公里,話說甲午戰爭日本取得台灣之後,接著染指福建的企圖很明顯。當時朝廷決定以門戶開放的方式聯合各國抑制日本勢力,1902年鼓浪嶼被劃為公共租界區。



跟上海租界一樣,鼓浪嶼除了外國領事館進駐之外,同時吸引了許多中國的富豪遷入,尤其是海外致富後回鄉置產的僑商(包含台灣)。不同於上海租界全是擁擠的高樓大廈,鼓浪嶼的花木扶疏,一直以來便有「海上花園」的美稱。



廈門是南京條約首先被迫開放的城市,另外還有廣州、福州、寧波、上海。因此,廈門(鼓浪嶼)的許多建築風格南洋味十足,是歐洲人從東南亞殖民地帶過來的。相較於台灣的洋樓多半是日本人接收後才蓋的,熱帶味不像廈門如此明顯。

鼓浪嶼島上豪宅建築風格大量受到西方影響,在綠樹掩映之間錯落著紅瓦建築。這裡的建築有幾種型式,一種是傳統閩南式合院建築,一種是殖民時期的小洋樓,再來是南洋歸國僑民在島上建的南洋風格建築。建築風格的多樣化讓「萬國建築博覽會」之名在鼓浪嶼傳開。



島上禁止車輛通行(除了環島電瓶車之外),搬運貨物用的是板車。少了汽機車,這裡實在很適合散步。走在高低錯落拾階而築的小洋樓間,綠樹成蔭的曲折小巷子,每轉一個彎,每下一個階,都是風景。



王大哥一直說我喜歡自助旅行,那一定要找機會再來島上住個一晚體會一下這裡的悠閒步調。上面這家娜雅咖啡(NAYA CAFE)的前身是德國領事館,現已成為背包客熱門的家庭旅館。





娜雅有三寶,小灰、小黃、跟小花(名字是我亂取的)。



其實牠們不只有各自的名,還有來自世界各地的專屬粉絲團贊助貓糧伙食費吶。



我最喜歡牠,可是牠都不理我。



島上主要景點有日光岩、皓月園、鋼琴博物館、菽莊花園、鼓浪石等,其中又以「日光岩」(上圖紅圈)聲名最大,有人說「來廈門沒到鼓浪嶼不算來過廈門」,又有人說「遊鼓浪嶼沒登日光岩還是不算來過廈門」,這可怎麼辦,小七這回登島只遊了前鼓浪嶼,島後區域整個來不及訪,這樣不算來過廈門吶。登日光岩可以遍覽全島風光,島另一頭有個鄭成功石,因鄭成功當年南下駐兵在廈門時,鼓浪嶼就是當時操練水軍的指揮地。



另外,鼓浪嶼當地居民擁有鋼琴和小提琴的數量是全中國之冠,因此又有「琴島」的美稱。這裡除了是中國「鋼琴密度最高」的地區,這個「富人島」在中國近代史上還有不少個第一呢,例如最早的西式幼稚園、保齡球道、足球場、養狗證、打虎隊等.. 話說回來,紅色中國建國以來,鼓浪嶼一直都是以這種「富人島」的華麗姿態存在嗎?這些豪宅如何能夠在社會主義盛行的強權時代倖存?



事實上,在中共建國,外國人紛紛離華,本國富商陸續捐產之後,這些大宅院還曾一度淪為擠滿人的大雜院,其中有一些時至今日還沒能整修的。






交通資訊:搭乘2、3、4、8、10、11、12、14、23、25、27、28、30、31、32、44、50、66、67、85等路公車在「輪渡站」下車換乘渡船。



渡輪十分鐘一班,航程約五分鐘。廈門到鼓浪嶼航程下層是免費的(上層需付一元人民幣)。



鼓浪嶼回廈門航段需買代幣,票價成人八元人民幣。


那,島上有什麼伴手禮可以吃可以買?



葉氏麻糍。口感似花生芝麻內餡的客家麻糬,每顆一元人民幣。



這家鼓浪嶼黃金香肉鬆肉乾店人氣很旺,一字排開的各種口味試吃包也很豪邁的任君自取。




我的初訪廈門遊記,終於寫完惹。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evenc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