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
說好的跟我回家四天三夜呢?
說好的要來我家庭院露營呢?
結果竟然就匆匆美濃一日遊!
總是俺去台北讓你們照顧我,
終於有機會招待你們下來玩,
為什麼不留宿為什麼不留宿!
七爹娘好失落,七七好傷心,
你們這一家人自己看著辦吼!
七爹的DIY新作品,拉筋輪vs.盪鞦韆。
南部熱情的陽光立馬收服從台北一路向南的這一家人。
堅固得很。
下次真的要來紮營了喔!
來了,就不走的阿喵。
小布好棒棒,敢抓小小鱉。小布第一次看到鱉。
剛孵化的小小鱉(甲魚)
小布第一次採蕃茄。
小布第一次拔蘿蔔。
小布第一次看到紅豆從哪裡生出來。
年夜飯的fu..
是家人無誤。
2014年中秋節連假三天,當然是回家過節囉..
我愛我的家,我的鄉。
我的家人,我們美濃。
弟:意境不錯,來幫我拍一張。
七:是。
水瓶不管男女(七跟弟都是),都很能自得其樂啊!
鱉蛋(甲魚蛋)煮味噌豆腐湯有喝過嗎?營養滿分,美味滿分,想喝嗎? 不好意思,喝完惹。
依山露天秋高氣爽三合大堂參加喜宴,大舅兒子的兒子娶妻,對,那個要叫我表姑的消防員表外甥要結婚惹..
在鄉下,外燴的菜式可不比五星酒店差,而味肯定是更美的。
七娘五個哥哥(俺五個舅舅,一共九個黃家表哥)齊唱朋友一起走?(有這首嗎?)
還有三姨孫子的表演級魔術(有接大型商演和教學經驗的哦),當晚360度零死角的近距離觀賞還看不出破綻,好棒棒!
以下圖文刊於2014/7/13。
2014/7/13
有人見過吃過這麼大顆的龍眼嗎?
七爹拿回來的改良新品種,
口感說不上來的很特別,
軟綿綿汁不多,龍眼芒果榴槤綜合味,
亮點是被我拗來拍照裝可愛的七爹娘..
好好的雨鞋非要把它剪成偽皮鞋偽涼鞋,
這事應該只有我爹會做還自以為很時尚。
所以我的創造力絕對是爹給的基因無誤。
2014/7/12
34℃,只能跟冰棒當好朋友了。
消暑第二發,美濃清冰。
以下圖文更新於2013/12/8。
2013/12/8
爹娘依然每日赤腳健走,
白玉蘿蔔季尾聲了現在,
尋寶般地挖到幾株害羞,
這季節跟家人賴在一起,太幸福。
以下更新刊於2013年11月15日。
2013/11/15
爹娘說:
晨光、夕陽、大地,治百病。
於是七爹整了整院子的草坪,
劃出幾條步道,
每日晨昏赤腳來回走個幾圈,
多好啊!這樣。
拔蘿蔔,拔蘿蔔,嘿呦嘿呦拔蘿蔔,
一年一度的美濃白玉蘿蔔節又到了..
美濃的白玉蘿蔔季今天正式登場,
南部的朋友們有空去走走逛逛哦。
上週末八弟有事南下跟上他的車,
客串演出型男主廚到我家的戲碼,
端出爹娘初嚐的西班牙海鮮燉飯。
以工換宿圓我這女兒孝敬的心意。
幸好咱美濃鄉下還買得到番紅花。
這燉飯和濃湯水準可開賣了絕對。
以下更新刊於2013年2月23日。
野蓮(也稱水蓮)是我的愛菜,這是咱們地道的美濃客家菜。
野蓮的學名是龍骨瓣莕菜,
早期大量生長在清澈的中正湖裡(中圳埤)的野生植物,
當時候便有地方居民取野蓮的假長莖入菜。
七零年後,美濃以「客家文化原鄉」之名發展地方觀光,
野蓮即以美濃在地原生植物和獨特口感榮登餐桌上的美濃特產佳餚。
時至今日,除了在美濃區內的大小餐廳能食到這款地方菜,
在美濃以外的許多客家菜餐廳也能食到由美濃產地直送的野蓮料理。
野蓮的特性:
野蓮全年可生,為根部著於泥地裡的水生植物,水下的生長高度可達2到3公尺(視湖水深度而定),
料理時以野蓮的假莖(葉柄)入菜。
野蓮是一種很容易繁殖的植物,成熟後的野蓮會開花,且在葉子下方的葉柄處發芽。
野蓮的繁殖:
一種是將葉子直接灑在濕潤的泥地上,
另一種是取下發芽的葉柄數公分,以類插秧的方式插入濕潤的泥地,間隔也如秧苗,
為增加存活的成功率,一般會在同一位置種下兩三根苗,
之後慢慢注入水來增加湖水高度,野蓮便會隨著水深高度生長,心形的葉子保持浮在水面上。
野蓮的採收:
生長在水裡的野蓮採收過程是很辛苦的,採蓮者必須具備很好的體力,還要能耐寒耐熱(泡在水裡)。
一般野蓮池的深度為150公分,採收時先放水,將水位降到大約手臂長度的位置,
採收時,手臂伸直搆到假莖底下的根部(此時常會只露出一張臉在水面上),自根部整株拔起..
進行摘除葉子和初步清理挑選的工作..
而後紮成一束一束,待細部清洗整理完成後即可運送批發到市場上去。
這份工作之於我太難了,得先克服害怕看不見的水下不知道會有什麼東西來咬我或絆住我的恐懼感..
這都是因為想像力太豐富害的..(就很難不去想像那水裡面一定有水蛇之類的在爬來竄去的吼..)
以下更新於2008年1月2日。
2007年底跨年連休四天假期決定回鄉下住幾天,一個人帶一隻狗,從台北到高雄,路程是辛苦的。
感謝K願意幫seven圓這個回家看看爹娘的心願,
一路駕車陪伴seven帶小保回到美濃,為我省下了許多不方便和麻煩。
回到家的第一個下午,老爸說想去田裡走走,問我們要不要一起去?
這一片是老媽引以為傲的玉米田和地瓜田。
後方那一片空地,原本種的是美濃特產白玉蘿蔔,前一陣子剛採收完的(稍侯再介紹)。
老爸巡視著一株株比人還高的玉米樹,尋找待採的熟玉米。
小常識:成熟的玉米前端鬚鬚會變黑哦
不過,在這裡有個小插曲,老爸和K在這裡採了五六根玉米回家,被老媽唸了一頓,
老媽嫌玉米成熟度不夠,採下來都浪費掉了,直問我誰摘的?
我忙撇清跟我沒關係,老爸和K則很無言
循著田梗續往後走(前方即已採收完的白玉蘿蔔田)。
只見爹一眼憂愁的看著前方這一畂田...
這是老爸種的檳榔樹,第一次種沒有經驗,檳榔樹長得並不好,生死未卜啊。
不過往回頭看,這兩行白玉米,倒是長得又高又好,也難怪同樣是第一次種的老媽,如此驕傲的。
離開前,在收成完的蘿蔔田裡四處搜尋漏網之蘿蔔,偶爾被我們發現,讓第一次採蘿蔔的我樂了。
露出一小段白白的身體,一點都沒有要玩捉迷藏的意思。
彷彿怕被再次遺漏般的對我們發出呼救:我在這裡、快來拔我...
這些錯過製成醃蘿蔔季節的小蘿蔔,晒乾作成蘿蔔絲後,用來煎蛋也很美味。
田裡的小昆蟲,具有保護色的蚱蜢。
從田裡回到家門前,相機不急著收,先來細數一下娘這幾個月用心灌溉照料下的菜兒們。
長得又綠又好的A菜,娘說她捨不得吃,知道我們要回來,特地留下來給我們吃的。
已經陸續採收過幾次的茼蒿,留下根部還會繼續再生新葉。
摘了滿滿一盆,當晚馬上成為薑母鴨火鍋桌上的熱門配菜。
seven鴨肉沒吃幾塊,茼蒿倒是吃撐了滿肚子呢,超級甜的啦。
富含鐵質,女生應該多吃補血的菠菜。
茴香,seven娘很會料理這道菜,不論煮湯。
或煎餅(這煎餅一定要配上客家獨門沾醬:九層塔、蒜頭、醬油、醋精,讚啦)
蒲瓜,已經結實六、七顆,現在正是時候吃,嫩得呢。
才剛開始結果的南瓜,期待過年回去時就可以收成了(seven的愛菜之一)。
小蕃茄也來菜園裡參一咖。
這是年前才種下的洛神花。
陸續被seven娘採收下來的,已經剝開花瓣晒乾,隨時都有洛神花茶可以喝了。
地瓜葉一定要有的啦,在鄉下既好種、營養成份又高(seven的超級愛菜)
不過下午在田裡的地瓜田裡被K 無意中發現了這隻菜農相當不愛的毛毛蟲。
以上細數了一堆,還沒完,再來(打得手好痠),
這是四季豆,完全不下藥的四季豆,整個就是甜而脆,過年應該可以吃到它。
紫色的茄子還小,還有得等。
這張拍得不清楚,是苦瓜,也還小,加油加油快快長大(苦瓜也是seven愛菜啦)
有了配菜,當然料理香料也要來一點啊,香菜少不了。
九層塔是客家菜沾醬的重要功臣(娘說她種的九層塔完全不夠用,可見娘有多愛這個味)
最後,看看這棵年初時才帶回去種的細葉欖仁樹(冬天正在換新葉)已經長得比我還高了,
一年前它還小小的只到我大腿,都不知道能不能種得活呢,再過三年,就可以乘涼了。
這趟放鬆心情回鄉下度假,每天早睡早起,與菜為伍,日子超悏意,
小保跟著媽咪的作息,整個也慵懶起來了,跟著大夥坐在客廳沙發看電視。
抽空去小舅新家作客,小舅拿出私藏的電吉他當場show了幾曲自彈自唱。
說真話,這畫面不太協調(seven一邊拍一邊偷笑)
年過五十,孫女都快五歲的小舅,完全的深藏不露啊,
而且聽說醬一把要價三萬多的YAMAHA電吉他,小舅還收藏了三把呢。
來賓請掌聲鼓勵鼓勵。